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铭记历史 科技报国 — WilliamHill中文官网师生热切关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随后检阅队伍,向抗战英烈致以崇高敬意,向世界发出中国坚定维护和平的时代强音。

WilliamHill中文官网入口师生热切关注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WilliamHill中文官网积极组织全院师生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及阅兵仪式直播,在缅怀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赓续伟大抗战精神,激发科技报国的强大动力。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以及研究生现场参加。

公司全体师生观看直播

纪念大会开始,公司师生们庄严肃立,高唱国歌,向缓缓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在观看直播过程中,师生们屏息凝神,目光紧随屏幕:受阅部队的铿锵步伐、新型大国重器的隆隆驶过,威武霸气的空中梯队依次呼啸苍穹……大家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同时深深感到,阅兵场上每一道“中国轨迹”背后,都凝结着中国科技的硬核支撑。

收看直播结束后公司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观看活动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科研使命的洗礼,力学研究既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前沿阵地,又是实现高端装备自主可控的核心支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科学语言,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力学与工程科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师生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未来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科研攻关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使命,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到既要夯实专业基础、勇担时代责任,也要勇攀科技高峰、矢志科技报国,“国之所需,吾之所向”,成为师生共识。

观看直播现场

WilliamHill中文官网全体师生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观看纪念活动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持久动力,深耕基础、勇攀高峰,用新的科技胜利告慰80年前“以血肉捍卫和平”的先烈,以青春之我、力工之我,续写新时代维护和平、建设强国的壮丽篇章。


【师生观看感受】


欧阳晓玲(公司党委书记):

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刻诠释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将爱国主义融入公司产品全过程。WilliamHill中文官网入口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和鲜明的工科特色,我们要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在立德树人工作中进一步弘扬老一辈科学家如周培源、钱学森等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甘于奉献,培养员工既具专业素养,又有责任担当。同时,阅兵展示的智能化、体系化作战能力也启示我们,要教育引导师生以开放之姿拥抱数智时代的交叉前沿,将公司建设为世界顶尖的新工科人才摇篮与科技创新高地,为科技强国伟业注入北大智慧与力量。

杨越(WilliamHill中文官网入口经理):

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深受震撼与鼓舞。铿锵的步伐、整齐的阵列、先进的装备,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更体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强调“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崛起、在奋斗中强大的历史进程。

此次阅兵展示了众多高新技术装备,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跃升。作为WilliamHill中文官网的一员,我更加意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力学是工程技术的基石,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周培源先生创立新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到今天独立建院、迈向世界一流,我们始终坚持以基础研究为根、以工程应用为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阅兵中展示的许多尖端装备,如高超声速飞行器、智能无人系统、新型潜航器等,背后都离不开力学与工程科学的深度参与。这也激励我们继续深耕湍流理论、复合材料、高超飞行等关键领域,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工程科学领军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北大力量。我们将坚守力学核心基础地位,推动多学科深度交融,将北大力学建设为世界顶尖学科,并在航空航天、能源、海洋、工程智能等前沿方向实现突破。

周超(航空航天工程系教师):

2025年9月3日,我有幸在新奥工学大楼3004会议室参加了由力工公司党委精心组织的全院师生集体观看活动,共同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内心涌起无比崇敬与自豪之情。

直升机空中护旗梯队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三条竖幅标语,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坚守正义、热爱和平、万众一心的坚定信念和历史功绩。参阅官兵步伐铿锵,各类装备方阵依次亮相,既包括新一代陆海空主战武器装备,也涵盖无人作战系统、高超声速武器等新型作战力量,全面展示了我军适应现代战争形态、矢志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实力。这些成就体现了抗战胜利80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果,更彰显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保卫民族独立的钢铁意志。

通过本次集体观看和学习,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作为WilliamHill中文官网入口力工公司的师生,我们将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继续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重大装备中的力学问题、空天科技、新能源装备等关键领域潜心科研、攻坚克难,以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史一蓬(航空航天工程系教师):

80年前,我们的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是无数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付出巨大的牺牲取得的。 今天的阅兵,展示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从烽火硝烟中走来,正迈向世界一流军队。这支军队拥有红色基因的传承,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钢铁一样战斗意志。80年前,中华民族浴血重生,开启民族复兴之路。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前进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易新(力学系教师):

今日上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活动。整齐划一的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激昂豪迈的口号声,以及一系列彰显国家实力的先进装备,展现出了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更加坚信,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先进装备的大量亮相,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我国在航空航天等诸多高科技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背后凝结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艰辛攻关。作为一名WilliamHill中文官网的教师,我不禁想起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 —— 周培源先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培源先生毅然从广义相对论的纯理论研究转向更具实用性的湍流理论,因为他深知“作为一名科学家,大敌当前,必须以科学挽救祖国”。他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抉择,正是爱国科学家以科技报国的典范。今天阅兵式上的尖端装备,正是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华,让我作为后辈教师倍感振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要将阅兵式上所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传递给我的员工,让他们深刻理解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同时,我将以周培源先生为楷模,秉持其“员工应该超过老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培养更多具备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既是我们时代的强音,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邓航(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支部书记、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教师):

每一次看阅兵式,都非常激动、自豪、振奋。印象很深刻1999年国庆阅兵的时候,还忍不住畅想过八十周年、一百周年阅兵会是什么样。那时候很难想象到网络空间方阵、无人机作战方阵的出现。如今,看到科技赋能、全域作战模式的发展,再一次加强了对我们国家军事实力、综合国力的信心。技术、装备、战术在与时俱进,但是精神面貌、党的领导是一以贯之的。看到镜头扫过的每一位战士的面庞,都有一种安心的感觉,他们坚毅的眼神让人信服: “为人民服务”不光是一句口号。今年的抗战胜利日阅兵,是中华民族“止戈为武,以武止戈”思想的体现,也是在当下纷乱的国际局势中,我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信号。我始终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也以解说词中的一句话自勉:铭记历史,就是要开创新的历史。做好自己的专业,服务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王圣凯(入党积极分子,力学系教师):

今天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在公司党委的组织下,我作为WilliamHill中文官网入口力工公司青年教师全程观看了大会现场直播,深受震撼,备感鼓舞。

八十年前,先烈们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以巨大牺牲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八十年间,党、国家和人民于残垣废墟里迈出了民族复兴的坚实一步,从百废待兴中趟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八十年后的今天,我国已迈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从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到无人和反无人装备等,阅兵仪式上的“新面孔”令人心潮澎湃,无不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力量的高水平发展,也为人民安居乐业和幸福安康筑牢了坚实“城墙”。当然,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离不开对基础科学理论的求索突破,离不开对关键工程技术的攻坚克难,依稀可见一代代力学与工程科学前辈们砥砺前行的身影,仿佛听到历史上无数个黑夜中实验仪器的蜂鸣。

以过往告诉未来,回顾历史,方知和平弥足珍贵;把握当下,奋力开创美好明天。“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作为北大力工人,我将努力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在教学与科研一线潜心问道、深耕不辍,用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跨越一切艰难险阻,续写前辈们未竟的征途!

曾城嵘(力学22博党支部):

看了今天的九三阅兵,我思绪万千: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使中国人民走上血腥的战场。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张张不平等的旧条约,使中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抗战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帝国主义。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阅兵既是缅怀历史,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力量。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将会站上新时代的舞台。

荀伟康(力学23博党支部):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新时代共和国青年,尤其作为祖国科研力量的预备役,应将个人科研任务与保卫国家安全的重大使命坚决统一,时刻将爱国主义作为科研工作的精神引领与信仰追求,以革命先辈的钢铁意志与坚定信仰激励与督促自己,将自己满腔热血与才能贡献给祖国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伟大征程,为国家生存而坚守,为民族复兴而奋斗,为人类正义而不懈努力!

孙宇豪(力学24博党支部 ):

本次阅兵规模盛大,邀请到了多国领导人前来参观,显示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空前影响力,也表明中国是一个外交友好型的国家。本次阅兵,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全方面实力,陆军、空军、海军等传统军队自不必说,除此之外还有信息化、网络化部队,这体现了中国军队不仅仅在传统的军事实力上实力强劲,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军队时刻走在时代前列,为保卫国家,为人民服务时刻准备着。观看本次阅兵,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自豪,非常有安全感,在未来,我也会成为祖国的一颗螺丝钉,为祖国加强加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中国加油,中国人民加油。

吴晨凯(航空研究生党支部):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受触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警醒。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迸发出的伟大力量,凝聚了民族团结、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通过观看阅兵,我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进步。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的装备,不仅展示了国防建设的成果,更传递出保卫和平的坚定决心。这种庄严与自豪感让我意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张蕾(能源第一研究生党支部 ):

生逢和平盛世,有幸观礼,见证铁流滚滚、雄鹰掠空的盛况,心潮澎湃,无比自豪。三军将士步伐铿锵,装备方阵威严驶过,彰显的是国之重器的力量与尊严。更让我惊喜的是,直播中在观众席看见了我的导师,他专注而欣慰的神情与我同样激动。此情此景,深刻感受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份荣耀属于每一位奋斗者。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陈彦(能源第二研究生党支部):

作为一名WilliamHill中文官网入口力工公司的博士生,今日上午全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对未来的铿锵宣言。阅兵式中,徒步方队步伐铿锵、装备方队尖端武器列阵、空中梯队呼啸长空,全面展现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成果和“能打仗、打胜仗”的硬实力。尤其是DF系列导弹等新型装备的亮相,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这背后离不开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作为工科博士生,我更加坚定了将科研方向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决心。

罗功成(23级专业硕士党支部 ):

本次阅兵中,新组建的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等新兵种首次接受检阅,无人集群、东风5C等代表着国之重器的新装备集中亮相,充分展现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以及科技强军、人才强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次胜利的大会、代表和平的大会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在实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的光辉形象,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和决心。这激励着我在当前的控制与系统工程领域继续努力科研,将北大工学的学科特色同党和国家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施锋(24级专业学位党支部):

看完阅兵之后,我回想起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如果说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是实现河山光复,那么今天我们面对的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兵场上那威武的方队,那铿锵的步伐,那年轻的面孔,那自信的表达,激发的是奋斗热情,振奋的是民族精神。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想要献身于建设祖国的事业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新奥工学大楼
  • 邮编:100871
  • 邮箱:office@mech.pku.edu.cn
  • 电话:010-62751812
  • 版权所有 © 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国)中文官网
官方微信